UCLOUD来访中软融鑫,双方共话“云计算”

2017年7月13日,UCLOUD公司一行人来访中软融鑫。作为国内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商,UCLOUD公司致力于为五万余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为国内大型企业级用户云化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此次来访,UCLOUD公司一行人参观了中软融鑫总部,并与中软融鑫金融创新事业部的各位领导,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服务及业务联合展开深刻探讨,双方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找到契合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开始加速,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行业重新找到了发展新方向。互联网与传统银行业融合发展,即形成新型的“互联网+”模式,该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如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颠覆性创新,是助推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中软融鑫21年专注金融领域,其监管、风控等业务方向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丰富的金融IT经验及业务能力。交谈过程中UCLOUD公司领导介绍了其公司所涉及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征信、监管、报送、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发展方向及使用场景,并与中软融鑫金融创新事业部的各位领导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大数据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早期的商业银行数据收集是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这些数据格式较为规范,但受制于其数据量少、操作复杂等原因,无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银行收集数据的维度、广度和时点得到了扩展,可对客户的交易信息和行为轨迹进行实时的监测,相关数据可以即时传回后台,通过专门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此时得到的结果因依靠庞大数据的支撑,其质量和可信度大大增强。 

在大数据时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数据源更加多样、获取的路径更加简便、数据准确度更有保障、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显得高效,数据的维度、延展面和精细度更能带来完善的风险管理分析要求。 


云计算变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


大数据虽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观测数据深度和广度的扩充,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如何构建合理的风险评级模型,是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而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平台。云计算采用了一种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方式,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以低成本、灵活性和敏捷发布为主要特点。目前,众多商业银行缺乏基本的适合银行客户的数据分析工具,无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但借助云计算的共享性特点,在线租用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将线上和线下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和模型构建,将众多复杂的数据过滤转化为直观的变量信息。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重检并规整银行IT风险监管


目前,国内银行间IT水平差距较为明显,IT技术多年来存在的功能单一、数据散乱、结构无序、交叠重合、缺漏空白的现象,IT风险监管与防控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收集、处理、模型构建、分析和结果展现变得快捷且一体化,也使得IT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等工作更有保障。总之,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让IT风险监管透明化、效率化和灵活化。 

此次来访,中软融鑫与UCLOUD公司均表示双方在技术、业务场景、客户资源方面互补性很强,同时融鑫期待能同UCLOUD公司针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就此,两家公司敲定了合作意向,并规划了后续的合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