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速递!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报告接口规范及校验规则全面升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向金融机构下发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报送接口规范V1.2》(以下简称“接口规范”)及配套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报送校验规则V1.4》(以下简称“校验规则”)。本次发文主要对银行开展的数字人民币业务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与校验规则方面进行了规定。

数字人民币相关背景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支持匿名可控。

2019年,数字人民币开始在十个城市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已拓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指引明确指出,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适用现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国内法律及国际标准要求。

发文调整内容

1、接口规范变更内容

“接口规范”主要针对数字人民币业务在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报送字段填写规则、码值字典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共计11处。其中,包括客户名称、客户账号、交易对手账号、交易对手名称等字段填写规则的调整,以及账户类型、交易方式、收付款方匹配类型字段的码值调整。

2、校验规则变更内容

“校验规则”共涉及20处调整。其中,在大额格式校验、大额内容校验、银行业可疑格式校验和银行业可疑内容校验方面增加数字人民币相关校验,共计19处,修改银行业可疑内容校验跨境相关规则1处。

银行应对建议

针对开展数字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包含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运营机构与合作机构),我们建议:

01

运营机构与合作机构开展数字人民币业务的,需明确双方各自在客户身份识别、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方面的职责;

02

在为同一客户开立多个数字人民币钱包,或者为同一客户同时开立钱包和其他银行账户时,应当建立钱包与钱包之间、钱包与银行账户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客户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

03

根据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填写规则与报文校验规则要求,接入数字人民币业务相关数据,包括客户、钱包账户及交易明细信息。


中软融鑫反洗钱产品自2006年以来历经六代产品升级,目前服务对象涉及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60余家,针对本次数字人民币相关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制度升级,我司反洗钱产品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现已完成了反洗钱产品接口、校验规则和模型的升级。